新研究指出能反映個人心情的藝術體驗(aesthetic experience)能幫忙平靜躁動的情緒。因此,悲傷音樂或許能幫助人走出心碎。

「藝術產品帶來的情感體驗對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扮演重大的角色。與我們目前心境、感受相符的音樂、電影、繪畫或是小說,等同於富有同理心的好友,且在我們經歷一段破碎或即將瓦解的人際關係時更能被欣賞」,研究作者寫道。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jeje27272003 ( . )( . )

看板C_Chat

標題[心得] 台灣動畫產業史

時間Fri Jun 14 21:28:19 2013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公視對台灣動畫作的紀錄片《逐格造夢》,裡面講述了台灣動畫重要的一些里程碑還有為什麼現在台灣動畫會變成這樣的原因,內容大多數是產業裡面的導演、動畫師、編劇等等,很豐富,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一下。

 

老實說我一直以為台灣動畫就只有魔法阿嬤跟後面幾個落人笑柄的慘劇,但是其實台灣動畫也做了很多嘗試,但多是失敗收場,以下就以文字來稍微介紹一下

 

內容很長,且可能會有一些政治色彩的發言,因為跟政府決策有關,請自行斟酌閱讀。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口二男分析新力失去創新競爭力的原因有二。首先,過去的封閉架構,讓新力面對創新措手不及。

 衰退主因一:自訂規格,在資源整合時代成了局外人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式推導如下

令年化報酬率為r%n年後複利的財產為Y,現在的財產為X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曉吉

1.定存概念股操作定律(約占總資金5成):台股個股的殖利率設在4%以上,美股個股的殖利率設在3%以上,操作只問殖利率,若股價漲太高,導致殖利率低於所設定目標,即考慮賣出,等股價走低再行買回。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是什麼使得創新者與眾不同?許多人以為這個問題已經獲得解答:天賦,有些人是右腦發達型,他們是較直覺、如脫韁野馬般思考的人,但天賦不是人人都有。

不過,我們的研究發現,創造力技巧並非只是與生俱來的基因特質。雷茲尼可夫、多米諾、布里吉斯和赫寧蒙等人研究117對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創造力,讓 這些年齡介於15至22歲的年輕人接受十項創造力測驗,發現同卵雙胞胎的表現當中,只有約30%可歸因於受基因影響;相反地,這些雙胞胎的一般智力 (IQ)表現,約有80%至85%與基因有關。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str(o)/aster=星星

astro-nomy(學科) 天文學 n

astro-naut(航行員) 宇航員 n

astro-logy(學科) 占星學 n.

astr-al(屬於) 星狀的 adj

 

bas/base=低下,基礎

baseborn 出生低微的 adj

a(使成為)-base 貶低 v

de(降低)-base 貶低 v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個系統

我們的大腦有兩個系統在處理問題

系統一:自動化運作、非常快、不費力、不受自主控制

系統二:需要注意力、需費力,包括複雜的計算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1年世界盃

歌曲:再出發-任賢齊

詳細比賽過程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8年,當我準備報考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戲劇電影系時,父親十分反感,他給我列了一個資料:在美國百老匯,每年只有兩百個角色,但卻有五萬人要一起爭奪 這少得可憐的角色。當時我一意孤行,決意登上了去美國的班機,父親和我的關係從此惡化,近二十年間和我說的話不超過一百句!

但是,等我幾年後從電影學院畢業,我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苦心所在。在美國電影界,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華人要想混出名堂來,談何容易。從1983年起,我經過了六年的漫長而無望的等待,大多數時候都是幫劇組看看器材、做點剪輯助理、劇務之類的雜事。最痛苦的經歷是,曾經拿著一個劇本,兩個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 司,一次次面對別人的白眼和拒絕。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隱形冠軍」出爐。經濟部昨(30)日遴選出10家卓越中堅企業,列為我國中堅企業標竿。經濟部將從人才、技術、智財、品牌等4面向,投入至少10億元,重點輔導包括10家卓越中堅企業在內的74家中堅企業。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大破

1.成熟國家比新興市場穩健?錯

中國、印度、巴西等大型基金市場的穩健度將凌駕於歐美

2.金磚四國具有高報酬特性?錯

金磚四國將進入產業結構調整期,高報酬特性在鈍化中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台灣50長期投資策略

根據施昇輝統計,台灣50股價在46至60元之間機率最高,達七成以上,在這區間,他會採定期定額方式,每一到兩個月買一張當作長期投資;若跌到45元以下,就變成每一個月買二張;跌至40元以下再加倍,變成一個月買四張;若跌至35元以下,施昇輝建議可以買多少就買多少!施昇輝指出長期投資台灣50獲利關鍵在於資金控管,重點在於預留至少二成的資金,留待價格跌至46元以下還可以加碼。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仲麟投資基金,幾乎百戰百勝,其主要原則有6點:

1.身體力做功課

需親自確認基金投資內容,基金的投資內容往往和基金名稱會有所落差。

2.看台股高低點進出

全球股市和台股的相關性很高,因此王仲麟台股加權指數來掌握全球市場的進出時機。當台股加權指數在43105050點時,為全球股市安全的進場時機,而80008740點就是出場時機。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ep1:找出真正夢想

國際馳名的心理醫師克利斯汀(Kenneth W. Christian)在《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一書中提到,問自己以下5個問題,細細思索後,幾乎就能確定是否為自己的夢想了。

Q: 如果保證百分之百成功,在你從未完成過的事情中,你最想做什麼?

Q: 如果你的自尊心比現在強過2倍,在你從未完成過的事情中,你最想做什麼?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宗旨:想法改變,行為就會跟著改變,接著就能創造財富

 「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去模仿有錢人的思考方式。」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蒂芬•柯維歸納出生活的十種重心:以配偶為重心,以家庭為重心,以金錢為重心,以工作為重心,以名利為重心,以享樂為重心,以敵人或朋友為重心,以宗教為重心,以自我為重心。人人都有生活重心,即使不一定意識得到,但它依舊存在。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馬斯洛於1954年首度提出此一理論,發表初期將人之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在歷經16年的學術鑽研及實踐印證後於1970年將之提升為七個層次。在當代的心理學派中將其歸類於動機理論,並廣泛運用與各界,Zimbardo Gerrig1997)指出動機是對啟動、引導及維持身體活動和心理活動之所有歷程的統稱。張春興(1991)更明確的指出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使個體從事各種活動的內在原因。鄭玉卿(1992)則指出動機是指人類一切活動的內在驅力,這一種內在驅力,促使人類朝向某一種目標前進,以滿足其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需求。簡言之,動機即個體行為的原因。此一原因的形成通常是為了某一需求或是某一事件,當所求之目的獲得滿足後則動機將隨之消失或降低,而其外顯行為或停止或維持。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有別於其他以純有機體生理反應(飢餓、性等)或純心理反應(成就動機、親和動機、權力動機等)所引起,其獨特處在於:

 

 

一、其動機的形成有其階段性與規律性,並具有發展性。人最初因一系列基本需要而產生動力,當這些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他就會走向更高的層次,會因更高層級的需要而產生動力(呂明、陳紅雯,1992)。即個體之動機獲得滿足後,將產生更高層次的動機需求,依其需求循序漸進,使生命歷程隨之提昇並賦予意義。因此,吾人可謂,需求層次論的提出,證明人類有完善自我的潛質。

 

二、整合生理與心理兩個向度而成,由生理邁向心理,兩者互為唇齒,另外需求層次論之有別於其他動機理論者,在於馬斯洛所兼容並蓄者不僅僅限於生理與心理兩個層面,更納入靈性層面的昇華與體驗,共同形成完整的人類圖形。由於馬斯洛曾經潛心研究精神分析學派與行為主義學派,並認為其所研究者均屬於人性的負面現象(精神分析論者研究精神病患;行為主義者視人若動物),因此在其基本理念中始終認為人性本善,積極的研究人性的正面現象,也就是「健康的人類形象」。此一念頭在1940 年的一個機會中具體呈現,其實馬斯洛正和另一位學者共同編著〈變態心理學原理〉一書,其中即以一整個篇幅的章節介紹「正常的人格」。馬斯洛所謂正常,指的顯然是好的或健康的特質,包括適度的自尊、充分的自我了解、被愛的能力、愛人的能力、質疑社會規範或社會道德的勇氣(Hoffman ,2000)。並於1943年的一場研討會中首度提出「需求層次論」的基本架構。顯見需求層次論立基乃建立在「健康而正常的人類」身上,其結構是一有脈絡系統的發展與先後順序。個體行為的產生乃為其內在動機的驅使,基本上馬斯洛將動機分為三個層面:匱乏性動機(deficiencymotivation)、成長動機(growth motivation)、超越動機 (metamotivaton)。

 

1. 匱乏性動機(deficiency motivation):

當個體在生理上或是心理上處在一種匱乏的狀態下所產生的需求,此中需求激發個體採取行動,以降低因為這種需求所產生的緊張狀態(彭運石,2001)。在此一狀態中,個體的思考方向及注意力集中於能滿足其需求的環境線索,稱之為匱乏性認知(deficiency cognition),車文博(2001)指出匱乏性認知只能在其(個體)生存的基本需要的缺失中與對象發生認知關連。此一動機所引起的需求包含生理、安全、愛與隸屬需求、尊嚴需求。這些需求的產生均起因於個體的「缺乏」,而動機產生的目的即在脫離苦痛,又因為其均與個體生命息息相關,是個體維持生命之所必須者,是以又稱為基本需求(basic needs)。

2. 成長動機(growth motivation):

張春興(2004)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指出成長動機謂個體為了達成自我實現而產生的內在心理需求,是在匱乏性動機滿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換言之,成長動機的產生必須建立在匱乏性動機獲得滿足之後方會出現。相較於匱乏性需求,成長需求的產生並非因為對某事物的「缺乏」,而在於使得生命歷程更加豐富而精彩,並能享受其中樂趣與喜悅。成長動機所引起的成長需求於目的上冀望使生命更加充實且美好,進而提升人類生存的價值。對照兩者間的內涵,其關係可以一語畢之,即離苦(基本動機)得樂(成長動機)也。綜觀之,大致上成長動機與匱乏性動機之間是互為上下的關係,其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基本需求一旦獲得滿足,動機強度將隨之下降,然而成長動機卻會因為獲得滿足而獲得增強。成長需求與基本需求間成交互作用。一方面是基本需求為成長需求的基礎,基本需求中之各種需求未能獲得滿足(或部分滿足)之前,成長需求不會產生。另一方面是成長需求對基本需求具有引導作用(張春興,2003)。由此可見其關係密切之至,自然不言而喻。

3. 超越動機(metamotivaton):

當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已經獲得滿足,轉而追求存有價值時,其生存動機即稱為超越動機,渴求真、善、美、正義、完美等存有價值的動機狀態,也是自我實現者的主要動機(Hoffman,2000)。前一章曾經提過,馬斯洛在其思想上深受弗羅姆(Fromrn ,Erich)所影響,而其理論的重心之一即認為人類有超越的需求,指個人希望在行為上超越物質條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標現出創造性的人格特質(張春興,2000)。可見馬斯洛在其學術思想上與弗羅姆有其呼應之處,並認同其論點,同樣認為在滿足一切可觀察的需求後,人類會產生超越性的追求,而以精神的提升為目標,鄭玉卿(1992)認為超越動機的產生是屬於人類最高的一種精神價值的追求。

 

鄭玉卿(1992)認為上述三種不同的動機,人類將會產生不同的需要,經似本能(instinctoid)的作用,人會尋求需要的滿足,而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個體漸趨成熟,人格漸趨完善、健康。馬斯洛綜合了個人的學術涵養與研究,如為學生所做的精神分析、黑足印地安(印地安人的族群之一)的田野研究、自己所做過的質性研究等研究經驗,提出需求層次論,將人類需求分為環環相扣的七個層次:

一、生理需求:

彭運石(2001)解釋生理需求「為個體求生存與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需要,包括對食物、水、睡眠、性等的需要。因此,當個體生活常陷入衣食不足或威脅危險,則提高此種需求的驅力」。換言之,這一些需求的產生乃源自於人類的本能,只求能夠生存於世間,並能延續種族,因此馬斯洛(1970)即認為假如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那麼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為他的主要動機。如果所有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並且機體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主宰,那麼,其他需要可能全然消失,或者退居幕後。事實上從歷史的角度來檢視,在人類歷來的天災人禍中處處可見這種需求的產生,因此,生理需要還受到了心理學其他兩大學派的承認與重視(呂明、陳紅雯,1992)。另外馬斯洛亦曾提及,當有機體囿於某一需求情境中,個體的認知亦會隨之改變,乃將其需求的滿足視為最理想的目標,而一旦獲得滿足將帶給個體無上的愉悅感,也因此可能使個體沈迷於此一階段的滿足,而致力於此一滿足感的追求。莊耀嘉(2004)指出若個體生理需求獲得了滿足後會有放鬆、解除緊張、感官享樂經驗、身體上的幸福感、舒適等。同時,莊耀嘉亦指出若無法獲得滿足將可能產生嚴重且無法彌補的疾病,長年累月的飢渴和其他生理需求的剝奪,將會造成個體強烈的緊張,且完全攝住個體的注意力。若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探討此一需求,將可發現,其一此需求的產生均與內分泌系統及神經傳導物質相關。其二此需求的重要性遠不只是心理上的舒適感及緊張感的消除。例如飢餓時,人體的能量來源受限,除了無法維持正常運作外,由於缺乏相關養分將可能引發諸多疾病,而脂肪、醣類、蛋白質的消耗將加速人體的衰弱,凡此種種均屬於生理方面的需求,此一需求反映到生理層面上形成一些重要機制,例如對於脂肪的儲存效率、對溫度調節的適應性等。

 

二、安全需求:

係指個體尋求安全感與免於恐懼、焦慮、緊張的需求,使體感覺在其所處的環境中獲得、安全、穩定(鄭玉卿,1992)。此為一概括性的定義,成明(2003)認為安全需要的直接涵義是避免危險和生活有保障,引伸的涵義包括職業的穩定、一定的積蓄、社會的安定和國際的和平等。由此可見所謂安全的需求除了與生命直接相關的事物外,尚包括了其他主客觀因素的存在。馬斯洛(1968)指出匱乏性需求的特徵包括:(一)缺少它便會導致生病。(二)有了它便可預防疾病。(三)恢復它便可治癒疾病。(四)在某些自由選擇的情況下,被剝奪該需求之滿足的人寧可先彌補它,更甚於獲得其他的滿足。(五)它在健康的人身上顯得不活躍、衰弱不振、或缺乏效用。

 

凡此種種特點均與此一層次需求的滿足有所相關,事實上安全需求的滿足在某一程度上亦包含了上述的生理需求層面,如飲水、進食等,此等生理需求亦能威脅到生命的存活。因此馬斯洛(1970)亦曾說「生理需要的所有特點同樣適合這些慾望,不過程度稍弱。他們同樣可能完全控制機體,幾乎可能成為行為的唯一組織者,調動機體的完全能力來為其服務」。若安全感需求遭受挫折,其影響之結果將可能深入人格層面,而出現逃避、迷信等行為,莊耀嘉(2004)指出安全需要受挫折,是形成許多症狀和人格困擾的原因。他們為了安全感,而侷限自己參與的生活領域,例如強迫精神官能症患者。另外,現代科學研究亦指出,當人們在受到威脅時,威脅的環境會產生化學物質的失衡。致使血清張素(Serotonin)降低,暴力行為通常就會提高,產生衝動行為和攻擊行為,而且也會導致終生的暴力傾向(Jensen ,2003)。由此印證馬斯洛所提出的理論,當安全需求受到剝奪後,個體將出現相對應的行為以求自保,而此一行為的產生,如暴力、衝動等往往不能見容於社會結構中。

 

 

自此一層面起,往後的諸層面開始介入主觀的意識與認知,即在面對同一狀態中,個體的認知與意識不同,對於需求的滿足程度即不盡相同,其需求的滿足與其主觀認知有所關聯,在稍後的論述中將一一呈現。

 

三、愛與隸屬需求:

假如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都很好的得到了滿足,愛、感情和歸屬的需要就會產生(Maslow ,1970),張春興(2000)認為此一層面係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需求。人類是一種群居的動物,在其天性中即渴望與其他同類產生親密且健康的關係,以避免空虛、寂寞的情緒產生,而人類自出生後即不斷流動於各個團體之中,在團體中人與人產生關係是雙向的,Smith Mackie2001)指出我們對他人反應的想法和我們對社會團體的認同,形塑了我們內心最深處的知覺、思維、情感、動機,甚至是自我感覺。個體有相當的行為、思想受到他人的影響,反之,個體的舉止反應亦會成為他人構成自我形象的重要來源。事實上,此一層面乃立基於前一層面「安全」的需求上,團體隸屬關係是自我的中心部分,團體給予我們一種歸屬感、價值感以及被尊重的感覺(Smith Mackie2001),當個體知覺到受愛護及自覺有所皈依之際,將在某一程度上帶給個體相當的安全感,因此吾人會渴望獲得他人的愛與認同,而產生許多的社會行為與互動,最終內化於自己的人格內。而另一方面,若從較原始的動機來說,愛與隸屬可將之視為個體是否能存活的關鍵因素之一,由此即可呼應上述以「安全」為基礎的說法,即,若個體意識到自己將在某些情境中迫切需要他人幫助之際,焦慮與不安感便油然而生,因此會冀望愛與隸屬感的獲得,藉以消除緊張感與焦慮。莊耀嘉(2004)指出愛與隸屬需求遭受挫折,可能會產生慢性人格困擾。

 

四、自尊需求

就此一需求層次而言,馬斯洛之思想淵源受到阿德勒之影響極深。由於自身罹患疾病,兼之求學初期並不順遂,導致其在心理上一直有極重的自卑感存在,因此在阿德勒的思想中,自卑感是其主要論點之一。相對於自卑情節的就是自尊的需求,吾人可推論人之所以自卑乃因其缺乏自尊,是以對自尊產生需求感。若以馬斯洛之理論探討阿德勒的思想,將會發現其間的應對及關係頗為奧妙。亦即,在均衡原則下,個體因為缺乏自尊而產生自卑,復因有所自卑而產生對自尊的需求,而追求自尊所產生的行動即阿德勒所謂的「個體有追求卓越」的動機。

 

張春興(2000)認為所謂的自尊需求係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彭運石(2001)則指出此一需求的來源包含兩類:他人的尊重與自我的尊重。自我的尊重是指個體能肯定自己是個能夠獨力成就一些事的人。他人的尊重則是指個體自己為他人所肯定、認可、接納的人。具體而言,來自自我的尊重包括與客觀環境互動後個體主觀裡所獲得的自由、自信、獨立、職稱等需求。而來自於他人之尊重則是客體在與客觀環境互動後,外界所賦予的有形或無形之物,其包括名譽、威信、地位、賞識等需求。換言之,自尊需求的滿足並非常人所想像的求諸於外,另外有一部份則需要反求諸己而來,常言道「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即是指此而言。然,馬斯洛(1970)本人則認為最穩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且來自他人的尊敬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名聲、聲望以及無根據的奉承上。此一觀點事實上與中國道統思想頗為近似。如中國所特有的隱士即將此一需求具體的表現於生命歷程中。

 

自尊需求未能滿足者即為低自尊的族群,低自尊的意思就是認為自己缺乏價值感或缺乏正面的自我感受,基本需求的挫折和失敗,使得一個人感到無能和無價值感,另外憂鬱情緒有時導源於低弱的自尊(莊耀嘉,2004)。若從此一角度探討社會現象,或許可以解釋何以罹患憂鬱症者不斷增加,且有許多患者最後走向自殺一途,此一族群的產生即在於自尊需求的受挫,感到自己缺乏價值感與無能,呂明、陳紅雯(1992)即指出一個具有足夠自尊的人總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然而,當他缺乏自尊時,他就感到自卑、無能為力,從而可能導致絕望和神經症的行為。由此詮釋憂鬱症與自殺群眾的心理狀態或許可尋得一個開導的契機。

 

五、知識的需求

自此一層面起即進入了成長需求的層次,與基本需求最大的不同處乃在於基本需求一旦獲得滿足後其動機可能立即下降,而成長動機一經滿足,則有可能獲得增強而產生更強的動機。所謂「知的需求」,係指個體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中所不理解者希望理解的需求,諸如探索、操弄、試驗、閱讀、詢問等屬之。顯然在涵意上知的需求即屬學習動機(張春興,2003)。莊耀嘉(2004)則認為正常的人對其所處環境和自身都非常好奇。他不斷加以探索、分析、組織以知曉其真相,瞭解其意義,以滿足好奇心,並建構知識和價值體系。在馬斯洛的思想中,會認為人類如同一般動物一樣天生就有求知的慾望與需求,因此馬斯洛(1970)曾說類似人類好奇心的東西很容易在高級動物身上觀察到。在認識不斷深化和擴展的過程中,人類又會出現一些慾望:理解的慾望、組織的慾望、分析的慾望、尋找聯繫和意義的慾望(車文博,2001)。

馬斯洛(1970)認為獲取知識,使宇宙系統化在某種程度上是在世界上獲得基本安全的方法,或者對於智者來說,是自我實現的表達方式。同一篇文獻中馬斯洛亦提到獲取知識有一些消極的決定因素(焦急、恐懼),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合理的理由假設一些根本上是積極的衝動:滿足好奇心、瞭解、解釋、理解。從這一段文獻中吾人可發現,就此一層面而言,馬斯洛將之分為消極動機,如焦慮、恐懼等與積極的動機,如好奇心、求知慾等。當知識缺乏或被歪曲時,個體可能會感到不自在和懷疑(鄭玉卿,1992)。前文曾提及,馬斯洛在童年時期由於對周遭生活環境的不適應,兼之其母親對於宗教的狂烈信仰,迫使馬斯洛必須藉由閱讀獲致安全感。雖然會形成此一現象的原因眾多,然而,分析此一成長歷程可得出兩樣結論,其一在閱讀的歷程中可以為馬斯洛帶來穩定情緒的作用。

 

其二藉由知識的獲得馬斯洛得以印證其母親的迷信思想,由於從小就進入了科學探索的世界,年幼的馬斯洛開始對宗教產生強烈的懷疑,並漸漸以自己的無神論思想為傲(Hoffman ,2000)。馬斯洛曾說:「兒時的我認為宗教和迷信沒什麼兩樣,所有跟這兩者有相關的東西,我一概唾棄,這一點,當然得歸功於她(母親)。」 馬斯洛(1970)曾從相關文獻中發現,腦部受損傷的人與被觀察的老鼠,在臨床觀察上都顯示出強硬而急切地固守熟悉的事物,害怕不熟悉的、無規則的、意外的事物,害怕無秩序狀態的傾向。換言之,即個體對於不熟悉或未知的事物會產生害怕或焦慮的心態,因此力求對事物的認識及瞭解,以獲得安全感並消除焦慮。例如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亦來自於對未來的無知,因此產生了許多的臆測,藉由宗教的形式冀望能對未來充分掌握,一旦其宗教理念根深蒂固,深信不疑,主觀認定能夠瞭解未來狀況後,則在面臨油盡燈枯之際反而能處之泰然,神態自若。事實上,若觀察原始人類的發展模式,準此推論即不難理解原始宗教的產生方向,原始宗教的產生即希望對於自己所不知的自然現象或事物給予一合理解釋,以消除其恐懼及焦慮。另一方面,人類對自身來歷的探討、知識的來源等進行探索而逐漸形成了哲學,歷經時間的磨合發展而衍生出諸多學門。前者對知識之動機乃建基在消極動機上,其目的乃在於消除焦慮,而後者對知識的動機是立足在積極的動機上,希望能對人、對物、對世界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在現今知識暴增的時代裡,人類對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加,因為知識暴增所帶來的焦慮日益多元,反使人類被動而盲目的追求知識,逐漸失去主動追求知識的動機,此一現象當有待進一步的探討研究,方不至於出現:缺乏知識焦慮,獲得大量知識也焦慮的現象,當此世代,馬斯洛對知識需求此一層面的涵意是必須重從新定義與建構,以因應時代的變遷。

 

六、美感的需求

林逢祺(2002)指出所謂美即是能引起觀賞者美感經驗的事物。這種美感經驗是主體忘卻利害,由事物之形像或形式激起的自由想像,並從中體驗到一種精神的昂揚、喜悅或快樂。這種快樂是隨著美的感動而來的。張春興(2000)則認為美感的需求指對美好事物欣賞並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尋真理等心理需求。車文博(2001)指出美的需求是包括了對秩序、對稱、閉合、結構以及存在於大多數兒童和某些成年人身上的行為完美的需求。美的作用在個體的整個人生歷程中佔有多少份量無從得知,然而其需求的呈現是顯著且具體的,更正確的說法是其存在於人類的天性之中。林逢祺(1999)指出美的創造與欣賞,乃是觀照、理解和表現現象世界的一種獨特形式,它以鮮明深刻的形式凝鑄,散發渾厚的情感影響力,使人在感性直觀的瞬間,得到思想的啟發,觸動心靈的昇華。從以上論述可得知美感的需求對人類而言著重於心靈層面的影響,在審美的過程中人類可獲得心靈的觸動與提升,在此一過程中,人類在情感上將呈現精神愉悅的狀態,藉此涉及到真、善、聖的體驗,在此體驗中因為精神層面的滿足而感到喜悅並因為觸及心靈而產生無以名狀的深層感動。

馬斯洛(1970)本身認為在某些人身上,確有真正的基本的審美需求,醜陋會使他們致病(以特殊的方式),在美的環境中會使他們痊癒。觀察自然界動物生活的歷程亦可發現任何動物均有其對美的需求,用以裝飾自己或是展示雄風,人類身為自然界的一份子,從人類最原始的生活形態而言,原始的人類即具有崇尚美的觀念,在現今發現洞穴石壁上所遺留下來的圖樣即可窺見一二,此類需求是追求結構、追求系統、追求對稱、追求完備,以獲得美感經驗(鄭玉卿,1992)。事實上美之於人類的具體標準為何是無從比較的,現今對於美的定義多元,主客觀不一,除了人類具有的天性之外,社會文化的影響亦大,因此莊子說「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這就是說明了對美感的需求乃因人而異,而非一視同仁。

 

七、自我實現的需求

自我實現是每一個生而有所知者一致追求的目標,所差異者在於有些人確切明瞭自己所求為何,在經歷自我現實時能有知有感。而有些人卻懵懵懂懂不知生有何求?死歸何處?在達到自我實現之際仍不知所謂。馬斯洛(1965)本人認為自我實現是自我的追求及完滿,並達成自我性,也就是最終的真實自我。又在1970 年時進一步解釋自我實現也就是一種使他的潛能得以實現的傾向。這種傾向可以視為是一個人成為越來越獨特的個人,成為他所能夠成為的一切。張春興(2003)認為自我實現需求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個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Hoffman2000)則將自我實現解釋為個人成長的頂點。個人已經解脫了基本需求和低等動機的束縛:對大多數的人而言,自我實現並非終點,而是一種為求充分發展的潛力或渴求。彭運石(2001)的看法則是認為個體努力讓自己的潛能可以發揮到極致,這種努力並非是被迫或者外界要求所做的,而是個體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的。從以上文獻所獲得的概念可發現自我實現的幾個主要特徵包括:

(一)是一種潛能的發展。

(二)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

(三)是一種自發性的狀態。

(四)已超越低等動機與基本需求。

(五)使個體具備獨特性。

 

以上針對多位學者對自我實現所提出特徵所做之歸納。另外,尚有其他諸多人本學者提出對自我實現的定義與特徵,繁多不及備載,在此暫且略過。事實上,「自我實現」的觀念並非由馬斯洛所獨創,其原本是哲學與倫理學中的一個概念,在哲學上主要只實現人自己的本質,在倫理學上則主要指人的德行在個人行為中的實現,以達到內在的我與外在事物的完美統一(車文博,2001)。馬斯洛首度接觸到此一概念來自於其好友高德斯坦(Kurt Goldstein)(車文博,2001;莊耀嘉,2004Hoffman ,2000Maslow ,1970)。高德斯坦是最早針對自我實現進行實證研究的學者,所異者是其以生物學角度提出自我實現的理論,將之定義為每一生物體天生想要發揮其潛能的慾望或傾向(Hoffman ,2000)。馬斯洛在整合創造其理論時予以引用並賦予更深一層的定義。

現在各領域在探討馬斯洛需求層次論時,多半會將自我實現中的「高峰經驗」獨立探討,因此吾人亦可將高峰經驗視為第八層次,是一種自我實現中的經驗與現象,鄭玉卿(1992)在整理相關研究後即指出馬斯洛在仔細觀察人的種種行為動機之後,又將其細分為五個需求層次,後經增補結果,認為人實有八個需求層次。然而,一般均僅將其歸類類在自我實現層次,以七個層次面呈現。若將其視為八個層次將發現,其間的關係可以兩個層面為一大類,從中顯示出人類需求的面向。首先,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其直接涉及生命及生理層面,因此其屬於基本需求,且為基本中的基本,即可將之稱為「生命保障需求」。其次,愛與隸屬及自尊需求均與第三人有所關聯,且為外在、客觀的評判,當無其客觀存在之際,其關係即無從形成,因此可將之稱為「人際需求」。再次,對於知識與美感的需求則進入自我提升的層面,個體會希望藉由對知識和美感的滿足而獲得充實感,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而此一需求的滿足,可源於內在的滿足亦可能是外在的滿足,是對獲得知識、美感的自我提升感抑或是眷戀於外在標準的成就動機,此一層面即為「成長需求」。最後,自我實現與高峰經驗的層面所開啟的是人類對於心靈層面的追求,是一種精神狀態體驗,絕對的主觀,絕對的自我,進入一種超塵脫俗的體驗中,可稱之為「靈性的需求」。傅佩榮(2005)的一個觀念可作為相輔的觀點,傅佩榮提出生命的縱軸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就是身體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靈性修養是重要的。身體層次包括身體、形像,以及可以量化的具體成就,「必要」是指非有它不可,有它還不夠。心智層次包括知、情、意三種潛能,「需要」不斷發展,與時並進步受年齡限制。靈性層次之所以「重要」在於它可以解釋生命的意義與目的。

 

Shannon Wu的美麗境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裡很安靜,遠方我可以聽到蟬叫聲。我看看四周,享受我離開台北前最後幾天。我在這個城市念大學,這裡充滿著我珍惜的回憶,我不知道下次回來是什麼時候了。我們眼前是椰林大道,遠方閃爍著新生南路的路燈,時間已經是午夜,現在周圍僅剩下幾個人,一個安靜的週五夜晚。

台北,2007年夏天,離我飛去波士頓念商學院還有兩週。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在自己不如人的地方花了太多時間,這是不值得的。"在一張白紙上用黑筆點了一點之後,大部分人只會注意到那個黑點。很多人會用這個來說明人類對於不完美有多麼的注意,因此我們最好不要留下不完美的痕跡。但其實這樣的觀點才是人類的缺陷。

 

《發現我的天才》這本書裡面提到,在經過全面性的調查訪談和分析之後,蓋洛普中心才發現要能夠發展員工的最大潛力必需跳脫現行的兩大企業觀點的謬誤:

一、每個人經過學習幾乎都能勝任每件事情。
二、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他最弱的領域。

 

文章標籤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