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aCollins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的阿拉巴馬州,她父親是非裔美國人,母親是美洲印第安人她,那時種族與性別歧視皆相當嚴重。許多孩子一出生就被打上了標籤,Marva的父親卻對女兒充滿信心,他總是鼓勵她,支持她,讚賞她:

“你聰明、漂亮,你是最特別的,長大之後,肯定能做一個祕書。”(Marva Collins的出生背景,當秘書有著無形門檻)。在所有工作結束後,父親會陪伴著MarvaMarva總會大聲朗讀《蒙哥馬利廣告報》、《莫爾比新聞》、《伊索寓言》或者是詩集中的內容,入睡前Marva想著之前閱讀的內容,並假裝自己就是這些故事中的人物。

閱讀是Marva童年最感興趣的事,她的爺爺奶奶也經常陪讀。在阿拉巴馬,黑人不允許進圖書館,Marva只能自己買書、借書,到別人家裡玩,第一時間就是奔向書櫃。就這樣,Marva成為了黑人中極少數順利進入了大學並拿到了學位。

 

 

畢業後,Marva一開始在公司做秘書,做得還不錯,但很快Marva覺得這工作不適合她,而她發現自己對教書很有熱情,她想成為學校里的一名教師,於是她上夜校,幾年後,她拿到了教師證書。
Marva去了芝加哥的一所公立學校,那個城市的青少年犯罪非常嚴重,很多青少年吸毒,並加入街頭幫派,學生厭惡學習,厭惡學校。老師們似乎也習慣了這種局面,面對孩子們的出走束手無策。久而久之,認真執教的人越來越少,沒有誰會花心思啟蒙學生,很多老師不過將此作為生計手段,甚至把壞學生當成負擔。怎樣讓學生更長時間的呆在教室裡呢?Marva經過一番思索後說,事情將有所改觀。

 

 


她不厭其煩地傳達以下信念給學生-不管你們是誰,不管你們住哪,不管別人怎麼想,你們都有權利獲得一個美好的未來,唯有你自己努力,成功才會來臨。在的執教過程中,就像當初父親對她的鼓勵那樣,如同洗腦一般重複道:“我相信你們,你們能成功;為自己負責;停止抱怨社會、老師和父母,幸福和快樂掌握在你們手中。Marva知道,曾經太多的時候,這些孩子聽到的都是被批判和否定,他們還沒長大,還沒展露天賦,就被認定“將來一定沒出息”,混亂、貧窮的生存環境,也讓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光明。

 

Marva認為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態度,讓他們領悟到美好的明天是靠自己創造的。她不厭其煩地傳達著這些積極的信息。同時她對學生滿懷期待,把目光放在他們的優點和長處上並加以培養。

Marva大膽地找來了一些故事書(把原先的教材丟在一邊),訓練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並讓他們從中培養健全的人格。Marva始終都認為,無論一個人以後做什麼,只要擁有閲讀和表達能力,才能適應工作,並且做得更出色。透過這些故事,Marva教授學生們歷史、地理、哲學、戲劇…,在她的細心指導之下,那些認為“不可教”的學生,到了四年級就可以讀愛默生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了,十歲的學生就可以做高中的數學。

 

 


很快Marva受到同事排擠,便離開了這所學校,開辦了自己的家庭學校,教室就在她家的廚房裡,一開始只有四個學生,其中兩個是她自己的孩子,漸漸地更多的學生來到了她家,來的學生很多都是從公立學校退學的,還有很多街頭的小混混,學生越來越多,她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做教室,許許多多的家長慕名而來,希望孩子能接受Marva的親自指導。奇蹟就這樣發生了,Marva所有的學生從小學一直上到高中畢業,所有的學生都上了大學,然後大學畢業,沒錯,就是那些“無可救藥”的學生。

Marva數十年生活貧困,然而她努力平衡學校開支,因為很多學生都繳不起學費。這些日子還是熬過去了。1979年,情況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CBS60分鐘》欄目的製片人得知了Marva的故事之後,製作了15分鐘的節目,她一夜成名,1980年,美國新當選的總統雷根打電話給Marva請她做教育部長,但Marva拒絕了他的邀請,她說,我太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了,八年過去了,新當選的總統老布希再次打電話請她做教育部長,她再一次拒絕。1995年,一位慈善家捐贈了數千萬美元給Marva,現在全國都有Marva的學校,今天Marva的學生有政治家,著名律師和醫生,但更多的是教師,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沒有Marva,這一切都不會發生。美國有很多州都成立了Marva學校,無數教育家學習她的教育方式,受她的精神啟發和鼓舞,每次迎來掌聲與喝彩,她都無比謙遜地説:“我只是一名教師,不是奇蹟締造者,我只是非常愛我的孩子,並且比很多人都努力工作。

資料來源:哈佛幸福課、Marva Collins' Wa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non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