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群研究生小朋友在這裡爭排名,爭校名,覺得很幼稚,很不切實際。你們可曾想過:橫在各位前面的,有更複雜,更可怕的問題?那就是--生涯規劃以及就業。
問各位幾個簡單的問題吧,你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進入什麼樣的公司?很多人會回答:我想當高級主管,進台積聯電賺股票,因為我崇拜張忠謀、曹興誠........
以下是我就業三年以來對台灣電子資訊產業的一些看法:
半導體產業的專業分工的確是個趨勢,可惜的是,台灣所分到的工,卻是需要龐大資金、高耗能、消耗人力的製造端,即俗稱的晶圓代工,而非低成本、智慧導向、 高報酬的設計端。但因為台灣起步的早,已經造成了服務及資金上的障礙,後進者不易跨入,所以在近幾年造就了高獲利,獲利高就吸引人才投入,也就造成了大眾 的誤解,認為進入晶圓代工業就是高科技人,其實,差遠了。
接下來就生涯規劃的數個方向來探討:
A.工作樂趣
半導體,以研究的角度來看,是一種高科技。但晶圓代工,其擺脫不了工廠的本質。台積有一千個碩士、二百個博士,其中大概只有10%是在做先進的製程研發, 另外90%都是在做工廠的事-----重複,無聊,疲累,不太用到大腦,還得忍受無塵室的衣著與輪班的痛苦,不僅不高科技,而且毫無樂趣可言。
在美國,晶圓廠中生產線的事只有專科生才會去做,在台灣卻是一堆碩博士搶著做。在美國,新的晶圓廠只會蓋在人煙稀少的沙漠或森林地區,因為美國人把它看做 是一種高污染的東西,在台灣卻是蓋在科學園區裡,而且就在你家隔壁。以前台積的Wafer Tech本來要蓋在加州的Santa Clara,當地居民聞訊群起反對,州政府跟老張說:"不符合土地使用效益。"
美國人對晶圓代工是不是高科技,從台積在美國發行的ADR也可以看出來---從來沒超過US$30.資本只有台積五百分之一的Yahoo是US$270! 由此可見智慧和遠景的價值,連老張自己都說:台積裡有一千多個碩博士,但真正有創意的找不到十幾個。這正反駁了曹董晶圓代工是智慧密集產業的說法。
B.昇遷
現在進台積、聯電,未來想昇遷,別鬧了!你去聯電跟人事的interview,她會問你一句話:若是當一輩子工程師的話,願不願意?
這下你懂了嗎?其原因就在擋在你前面的人太多了,而且個個是碩博士.最糟糕的是,你會發現你的主管沒大你幾歲,頂多十歲,晶圓廠的主管都是既得利益者,不用進fab,不用輪班,只要開會看報告,每年領的股票是你的倍數,你說他會走?等到他退休?你差不多也該退休了吧!等擴廠?對不起,有幾百個年資比你深的已經在卡位了!
等南科?據研究:這個大餅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就算實現了,以台積6~12廠二十幾條module,目前博士及五年年資以上的碩士人數,也不夠分所有的主管位子,輪不到你的!去其他公司?哈!你會發現另外一大票人也有這種想法!到時候又被老鳥幹掉了。
靠表現?前面說過晶圓廠裡創意的工作不多,頂多是靠勞力,比誰晚下班,比誰報告打字漂亮........等等,一些你們這群目前尚有遠大志向的學生所不屑的工作。你會發現大家的表現都差不多,因為工作難度低嘛!靠諂媚?這一 套蠻管用的,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做的來!
我是台清交?對不起,不玩這一套,我是台的,以前我們部門裡跟主管走的最近的是逢甲的,當然,公司也察覺了升遷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想出了一個聰明又簡單的 方法:給title嘛!中國人喜歡Title,就給你嘛!反正又不花錢,台積有一種Title叫主任,要進fab做工的,聯電有一種叫高級工程師 ------下次你碰到一個高級工程師不要驚訝,他可能只做滿兩年......
C.賺錢
很多人以為進台積聯電,就可以年年領股票,將來變成一個坐擁股山的大富翁,那就錯了!你知道一家公司為什麼要發股票嗎?簡單的說,是因為它有遠景,需要擴張,是把去年賺來的錢,變成擴張的資本,去買設備,蓋廠房,是把去年賺來的錢,變成擴張的資本,去買設備,蓋廠房,那股東怎麼交待呢?賺的錢不是該照持股比例均分嗎?於是公司就把該發的現金,換成股票發給你。賺的錢裡面,也有員工配股的比例,聯電約8%,台積是7%.但是,一家公司有可能會無限制的擴張下 去嗎?如果是,那為什麼叫有限公司呢?
中鋼這家公司是個絕好的例子,你知道嗎?它一年賺的錢不會少於台積電呢!都在一百七八十億左右!!!EPS也恆常維持在2圓左右,如果你常看報紙,也會發現它是外資買賣的大標的之一,曝光率很高的,所以殆無疑問,它是一支積優股。
今年初還被遴選為世界最有效率的鋼廠,可是為什麼它的股價只有二十幾圓?那就是因為它已經是一個成熟飽和的產業了,沒有再擴張的餘地了,如今的盈虧,只能隨著全球景氣的起浮,很難以自身以技術或資本驅動成長,所以它不發股票給你了,只發現金------董事長王鍾渝說:比定存好一點。
你想這樣的股票會吸引你嗎?於是推論到我們的台積聯電以後有可能走到這樣的地步?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而已!沒錯,由台積接到 motorola的訂單,可以察覺IDM下單至專業代工廠的驅勢的確已經形成,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它是下0.25um的。它幾乎在同時,把更先進的 0.18um技術移轉給新加坡的Charter,為什麼?它怕你台積以後掐住它的喉嚨啊!半導體的製程與設計就像人的左右,合作無間,密不可分,尤其是先進的製程:如果把它通通交給別人,就等於把一隻手砍下來給別人幫你操作一樣.AMD的K7產能嚴重不足是導致佔有率偏低的主因,但它還是不敢下單給號稱已有cpu程技術的台灣代工廠,寧願在自己的IDM慢慢熬,why?為什麼矽統會莽莽撞撞的要自己蓋晶圓廠?為什麼凌陽當初想收購德國的六吋?因為被台積掐喉嚨掐怕了啊!
TI的總裁來台灣被記者問到有沒有意願下DSP的單子給台灣,他連忙搖頭說不可能:DSP是TI的命脈,製程研發當然是自己做,不過他說,有可能把10% 的類比產品交給台灣,我們知道類比的東西0.6um就綽綽有餘了,另外我們可以就全球各IDM的動向來觀察台灣的晶圓代工業的成長:
(1)美國:IBM的bluelogic拉走了台積一堆客戶就別提了,其它的IDM也很聰明,除了下單給你,它還會扶植一些你的敵人,以免以後被你掐喉嚨,除了前面的motorola-Charter,還有Lucent-Charter,HP-CharterTower,TI-韓國的安南,不勝枚舉,都是放資金進去的,以後當然是優先照顧囉。
(2)韓國:自己產能都嚴重過剩,當然不可能下給你,還跟你搶代工的生意呢!甚至搶到台灣來了----去年韓國人把一片0.35um八吋代工砍到六百元的慘劇想必大家仍記憶猶新吧?
(3)歐洲:算是跟台灣晶圓代工比較親密的一群,尤其是Philips,下了很多大單子給台積,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STM,Siemens仍然不斷的再蓋廠。
(4)日本:才剛開始,是台積聯電渴望開發的處可是你覺得日本人會比美國人笨嗎?從富士通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來。
(5)德國?一rampup起來,在台積的單子馬上轉過去了,哈,一個敵人扶植起來啦!即便有這麼多的阻力,我相信台灣晶圓代工的成長,仍然是可以預期的,如果半導體的年需求量仍有Dataquest講的15%,而且我對台灣工程師精良的技術及服務深具信心,但是,但是,成長如果有阻力,就不可能是無止境的。晶圓代工的成長什麼時候會到一個平衡點?台積、聯電什麼時候會變的跟中鋼一樣:年賺數百億,股價二十元,變成上個世代的產業?講的更白一些,如果你現在進台積聯電,還能撈多久?
這個問題,最先看到的是張忠謀,他知道研發創新是產業成長的動力,那半導體這種東西可以創新到什麼時候呢?
他說:照目前shrink的速度,再翻幾翻就差不多了,樂觀的估計是10~15年。Berkeley的教授PaulMesser用統計學的種種方法丟進電腦去算,是7.56年。如果5~10年前就進了台積聯電,那麼恭喜你,你是富翁了,而且你有希望成為主管,或你已經坐在主管位子上了,從此你的生活無虞, 可以幹到60歲退休不成問題,不過請你一定要注意,在股票高點的時候一定不要戀棧,速速賣掉,以免到了退休的時候,可能會抱著一堆20幾圓的股票不知所措。如果你在台積聯電的年資是3~5年,那麼大家互砍拼主管吧,大家都知到在fab做工的人,昇主管是唯一不必中年轉業的救贖之道。
如果你現在才想進去,抱歉,沒什麼好康的了,頂多每年基本比例的股票而已,最糟糕的是,你會因為昇不了主管,工程師又幹不久,而被強迫中年轉業,你的股票,要讓你創業,養家活口兼退休金,恐怕有點困難.
D.生涯規劃
現在台積電內部的工程師間很流行一些話題,一是十年計畫,因為老張說台積未來的十年會更好,所以大家銘記在心了.這個計畫就是:如果照現今一年二三十張的 股票以及百元以上的股價,如果都不賣,十年後大概就有二三千萬.為什麼幹十年就要跑呢?因為大家都明瞭:這種工作不是可以久幹的,前面說過,體力導向、難度低、取代性高、適合年輕力壯時做,至於十年後的股價是不是仍然能在百元以上,就是大家認知上的盲點了,前面已經做了詳細的討論。
但不變的事實就是:十年後你的人生就是押在一堆股票上面,你沒有專業了,不管你研究所是唸資訊,化工還是材料。四十歲了,在fab混了十年跑出來,和其它領域脫節太久,不可能再回去了。
那麼做什麼好呢?這是第二個流行的話題,叫做第二春,有人打算合夥開幼稚園,安親班,有人打算專心當個股票族,以證券公司為家,有人想當泡沫紅茶店的老闆;比較積極一點的,想投資一些新的科技公司,可是對一個在fab這種僵化的地方待久的人來說,什麼叫新科技?是很模糊茫然的。
四十歲了,當然要有第二春!試想一個人若是打算活到八十歲的話,還有四十年要熬呢!但是,以上一切第二春要實現的前提,完全建立在你手中的一堆股票面在四十年之內,要夠你買房子,養二個小孩,投資創業-----還不能虧本喔!要不然小孩以後的學費,或是你的退休金就沒了.因為台積的薪水之低,在園區是出了 名的,所以這十年內你不可能不賣股票;加上台積人為了維持有錢人的形象,每個人都立志住別墅、開名車。假設,聽好喔:你付完了你的別墅及名車,而且前面講 的中鋼那種事不會發生,你還有一千萬的股票,請問各位一個問題:用一千萬來投資創業,實現第二春,小孩養到成人,並存一筆退休金,從四十歲撐到八十歲,夠 不夠?(注意,中鋼的事不能發生,你開的店不能倒喔!)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答案了吧!那就繼續幹下去呀!幹麻走呢?可以的,如果以你四十歲的年紀還受得了那種環境、還能輪班的話,而且你要小心到時候的台灣勞基法必須保障資深的員工,因為後面有一大堆小你十歲、薪水比你低、沒家累、每天可以加班到十點還是活龍一條的人準備取代你!有些不認命的,就有第三種話題,那就是鍍金說----他們認為,以台積目前的聲望及名氣(辦音樂會啦,認養公園啦,老張到處去說它是世界級企業啦..),在裡面待過就是鍍一層金,去其它fab廠一定是睥睨群人,榮登主管。
前面說過了:工程師們沒有一個是笨蛋,台積內部有這種算計的人何止數百。可惜的是他們雖然不笨,卻都有人性上的弱點----要撈夠了才走,等台積沒有撈頭的時侯,其它廠的主管缺還有你的位子嗎?是不是又會變成像在廠內一樣,老鳥坑殺菜鳥的局面?
這個行業已經走到了以年資敘賞的地步,你會發現永遠有一堆人的年資比你久,張忠謀,曹興誠是傑出的企業家,張忠謀首創的晶圓代工是絕好的創意,曹興誠結合各大設計公司,成立數個財務獨立的代工廠,以突破台積的封鎖,增加管理的彈性,也是絕好的創意.他們靠著這樣的創意,加上不懈的努力,胼手祗足,克服萬難,終於在新竹的一片亂葬崗上建立了台灣的半導體工業,替我們的國家,在紡織,鋼鐵之後奠定了次世代新興工業的基礎。我們感謝他們的貢獻,我們親炙他們成功的心得,但是,這創意是他們的,這榮耀是他們的,這成功是他們的,不是你的啊!
如果你早個五年十年進去,你或許有辦法在公司草創時期,直接的、大範圍的來實現他們的創意。可是如果你現在才想進去,你只能當個小嘍囉而已,在一個人家已經定義好的一個小範圍裡,埋頭苦幹,難以伸展。張忠謀說:"大機器裡,即使是一個小螺絲釘都是很重要的。"當然,這是對的,但是,一個小螺絲釘需要碩博士來做嗎?這就是請大家來思考的問題了!也是我為什麼貼在這個版面的原因。
即使你是電子所固態組的碩博士,順利進了製程整合研發部門,你也會發現這是個官大錶準的地方,決定參數調整,流程變動的永遠是那一票人,小嘍囉頂多是幫他們做做實驗,抓抓defect,打打雜工而已。你想他們會容許你像以前唸書時在實驗室般地在生產線上亂搞嗎?這已經是晶圓廠裡最有創意的部門了!是的,我同意要當大廚師之前,總該先掃三年的地、切三年的菜.於是這又回到先前所提的老問題--因為競爭者眾,決定誰出線的並不單只靠表現(還有諂媚,年資......等種種因素),你可能因為一直當不了廚師,又受不了小弟的工作,而提前出局。一份工作,除了是養家活口的憑藉以外,我們總希望它能讓你一天八小時(ormore)在裡面愉愉快快,進一步做一些小小的自我實現,如果都做不到的話,至少它必須是個可以方便讓你轉業的專長,一個更上一層樓的基礎。
像台積、聯電的大公司很多,我們也可以常常聽到或看到,例如宏X的某幾位工程師帶著他們設計主機板的專長出去另起爐灶;MorganStanly的某位分析師帶著他資訊業財務分析的專長,跳槽到IBM高級顧問;Intel的幾個小毛頭帶著他們VLIW的專長,成為ADI的高薪DSPcore設計 師................
太多太多了,這些例子共通的特性就是:他們的前一份工作給了他們專業上的成長與啟發,成為他們更上一層樓的基礎----你覺得晶圓廠的工作,有哪些可以是你可以被外界認定的專業?可以是你更上一層樓的基礎?
有太多太多從小過關斬將、一路讀到研究所、看過無數paper、寫出一篇有自己idea的論文、高高興興拿到了碩博士學位、成為鄰里光宗耀祖模範的人,被 trap在晶圓廠裡面,每天做一些重複,單調,瑣碎的事。是的,這不能怪晶圓廠,工廠的事,本來就是這種性質,況且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自己要來的,又不是我把你綁來的!
於是,被稱為是下一世紀最熱門的生物科技所需要的化學、應化人才,寧願去晶圓廠做個etching;被認為是國內亟待振興的軟體工業所需的資工人才,寧願去晶圓廠幹個MIS;在台灣幾乎是零-------但異常重要的半導體設備業所需的機械、材料、電機人才,寧願去晶圓廠修機器,當個QA;剛起步的通訊業,政府一天到晚在喊沒人才,人到哪而去了?可能在晶圓廠幹product吧。晶圓廠的可怕,就在於它對人員的吸納是全面性的,幾乎涵蓋了理工學院的所有科系-------你聽過某大化工系某級全班退伍後都去晶圓廠報到的事嗎?不要懷疑,這不是新鮮事了。
有注意張忠謀最近在媒體所發表的談話(股東會不算,因為理所當然要報喜)的人會發現,他不太談晶圓代工了,反而談起軟體、通訊、電子商務、生物科技云云。 他脫口而出,罵台積工程師有創意的沒幾人,也罵台灣廠商有創意的沒幾家,會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障礙......等等,我不曉得他知不知道:以他的創意出發,而今澎勃發展的晶圓代工業,如今trap住多少在各行各業可能是傑出創意人的工程師?數量之龐大,已經相當程度的造成了一個人才斷層。十年之後(如果真的可以撈十年的話),我們或許可以看到台灣人力資源運用史上最大的笑話--------一個個當年學有專精的生化學家,軟體人才,機械,材料,電機碩博士開起了幼稚園;當起了小吃店,泡沫紅茶店老闆......每天上午九點拎著報紙去證券公司報到,這和各位小時候的志願、考上研究所時那股對未來的豪情與期許,有沒有一些出入?
不管就政府的教育投資或是人力資源的運用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
林林總總說了許多,無非是想告訴你:還沒走出社會的眾多研究生學弟妹們,在現今媒體吹捧兼以企業領導人造勢的晶圓代工業,在重重的彩色煙幕後面,有哪些你看不到、但與你切身相關的東西,總結如下:
A.半導體是一種高科技,但晶圓代工本質上是偏向工廠的。在現今碩博士畢業者眾的狀況下,如果你研究的東西跟半導體不相關,你就無法進入製程研發,或者元件設計模擬等較能發揮專長與創意部門----你做的事,就很可能只是工廠的事.而那佔了晶圓廠近90%的工職。
B.晶圓廠的工作,很多必須是輪班的:重複,瑣碎......貨多的時候,壓力很大,如果打定主意要在晶圓廠發展,昇主管(只需開會和看報告的主管)是唯一的解脫之道,但是目前看來,各單位年資5~10年者,恐怕南科那一兆的廠蓋起來(很難!),都不夠分他們的主管位子;現在進去,要昇主管是很難的。
C.硬體的發展是有其極限的,半導體微縮製程的進展,根據專家估計在7.56~15年之間,就會達到一個極限。但市場競爭,合縱連橫所導致的產業發展成熟而停滯,可能來的更快。你想進晶圓代工賺股票,要注意這種趨勢的發展--------你該算計一下你想去的地方,發股票可以發到什麼時候?若干年後你受不了想出來了,它的股價會是多少?
D.如果你在晶圓代工廠裡是做工廠的事,那這樣的工作內容,是無法讓你俱備某種可以轉業、創業的特殊專長的----也就是說,你在晶圓廠消耗的光陰、學到 的東西,不太能夠成為你將來更上一層樓的籌碼,如果你不想在晶圓廠混下去的話,若是你股票賺的不夠多,中年轉業要撐到退休、壽終,難度相當高-----這是你最需要擔心的一點。
到底什麼是創意呢?為什麼要強調創意呢?簡單的說:創意就是你可以看到人家看不到的,所以可以在這些事物上面,把它做的更好、更快、或更便宜,這不是各位正在做的論文嗎?(如果你不是文抄公的話)
具體的說:它就是一種智慧財產,不管是有形的一顆晶片,一段程式碼,一種製造配方;或是無形的,一種服務方法,一個能夠振衰起蔽的口號,一個組織再造的方案,都是創意的表現。
唯有創意,才能破繭而出,找到生存發展的活路;
唯有創意,才能甩開對手,保持你目前的競爭力;
唯有創意,才能帶給你工作上無比的成就感與快樂;
也唯有創意,才是你的成功與致富之道。
我們說美國是任何idea的發源地,為什麼他們總是有這麼新穎、這麼好的idea?除了他們匯集了最好的人才之外,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任何人才都能適得其所,找到符合他們所學、可以讓自己發揮才情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全球最好的人才紛紛流向美國,由一個良好規範下的自由競爭體制,這些人粹煉出許多世界第一的企業。
在矽谷,很少人會羡慕你在Intel或是Lucent,相反的大家有點把這種大公司當作是初出校園的人才訓練所,大家只問你有沒有idea,idea,idea.所以這裡創業風氣之盛,世所僅見.當然失敗也是常態。
這兒的人習慣失敗--------失敗只是告訴你,這樣的方法不行,於是你離成功又近了一些!
當台灣的工程師聚在晶圓廠的一隅談論著哪家又接到誰的單子、哪家上月營業額又衝到多少的時候,矽谷的工程師可能在交換最新的技術或產品資訊.當台灣一個剛退伍的年輕人還在著迷於晶圓廠漂亮的大廳和報章雜誌上每每提到的"高科技"-其附圖必為無塵室的光鮮形象的時候,美國一個剛畢業的小伙子 可能在他家後院的車庫創業了。所以,當我們熱切的預測晶圓廠的工程師十年後可以撈到數千萬的時候,四個印度工程師在矽谷發明了超強的資料庫查詢處理引 擎,Amazon以新台幣66億將它買了下來;三個UIUC的博士班輟學生發明了超高效率的靜態時序分析演算法,旋即成立公司,Synopsys以每金六 千萬跟它技術授權......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在矽谷當地的報紙算是小新聞了。抱歉我是學電機的,所以只能舉一些相關的例子,在其他的領域,一定也有相當多類似的成功實例。他們有創意,有遠見,不怕失敗,就是為了一個夢想:
要成功,要致富。
"A dream makes a team,the team builds the dream!"
張忠謀所強調的創業精神,該就是如此吧!
台灣的產業,能讓各位發揮創意的,實在不多,提來提去,所謂標竿企業就是那幾家擁有數個大工廠的公司---製造業掛帥,就是我們的特色。為什麼我們的黨政大員、企業領袖、現在總是把創意創意掛在嘴邊?因為他們很清楚:製造業的特質,就是往低人工成本與低土地成本的地方移動,為什麼日本的半導體業要 outsourcing到台灣?因為台灣做的又好又便宜。大陸正在發展他們的集成電路工業,NEC在上海的華虹,Motorola的天津廠都有 0.35um的製程,雖然,因為政治的因素,他們沒有辦法得到先進的製程設備,可是,在台灣請一個工程師,在大陸可以請十個,在台灣租一塊地,在大陸可以買十塊,更可怕的是,現在在美國各大公司的先進半導體實驗室,大陸人不知凡幾,台灣人都不見了,回來撈錢了。台灣工程師的薪水越來越高,園區的地越來越貴,學生們都不願意出國去學更先進的技術,寧願進工廠,做股票的大夢。
你憑什麼說,大陸的晶圓代工,永遠沒法子威脅台灣?胡定華說,大陸的半導體業在十年後,會成為台灣嚴重的威脅.....哈,又是一個十年理論!當然,我們仍然可以在這個代工廠遍佈的小島上,找到一些靠著創意與努力、結出甜美果實的例子,高雄左營有家公司叫微妙軟體,老闆和14個工程師散盡家財,每天焚膏繼晷,終於研發出世界最強的3D/VR(虛擬實境)引擎,Intel捨棄微軟的同類型產品,準備用他們的來demo PentiumIII,許多大公司想收購他們,或爭相入股,都被拒絕了,他們著眼鬊e大的教育,遊戲軟體市場,預計2000年的EPS有57元!!請注意 這一家公司,這裡寫的很簡單而已!中正大學的網路實驗室開發出功能最強的中文搜尋引擎,現在已經成立了一家公司,國內各大網站莫不使用其技術。還有我們熟知的趨勢、矽統、友立......像是沙漠中綻放的雛菊,在向世人昭告:我們也有以自己的智慧開發出來的產品!
具備創業精神,並不就是叫你去創業,而是一種工作態度,張忠謀告訴你:只要能夠發揮創業精神,你就能成功立業。
同學們,看了以上所舉的各種實例,你有什麼感想呢?晶圓代工是別人的創意,所以他當大老闆,你當小嘍囉;他賺大錢,你賺小錢,小錢不要緊-----糟糕的是你的小錢完全操之於人,操之於環境....你該發幾張,可撈幾年,股價多少,幾乎是由別人來決定,而且,你的人生好比開口向下的拋物線------一開始很風光,若干年後變得平緩,進而停滯,以後會不會下滑,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你堅持要做能發揮創意的工作,而且秉持著張忠謀所講的創業精神,不怕苦、不怕難,勇敢面對人生的無常,那我始終相信聖經裡的一句話:凡付出者,必得報償。你會成功的--------此時你對你該有什麼地位,該賺多少錢,有多得多的 掌控權。即使環境再差,你仍然可以帶著以前學會的一身應付挫折、突破困境的好功夫,放手一博...說不定可以再創一番新境界。
你的人生,好比是一個開口向上的拋物線:一開始很鬱卒,失敗挫折接踵而來,爾後漸入佳境,然後向上攀升。兩條不同的人生路途,絕大部份的是選擇前者的,因為看的見,摸的到,阻力小。只有少部份的人是選擇後者。各位崇拜的張忠謀,曹興誠,還有當初跟他們一起披荊斬棘的諸多夥伴,是選擇後者的.我們台灣,需要多一點這樣的人。
我們要擺脫製造業的宿命,就要充份運用全世界密度最高、素質也最好的碩士群,完整而全面的發展具創意與創業精神的高科技產業或服務業。有人說我們不用抄襲美國,那麼經濟部長會告訴你,只有這樣才是台灣的活路。但是人力的配置,最終的決定權仍然是在擁有某種專業背景的你,你決定去哪兒,我們產業,就會走往那個方向。
這樣的決定,是個巨大的心靈工程,需要耗費許多時間精力,充份的瞭解、瞭解、再瞭解,瞭解一個產業、一家公司,明辨何者是浮面,何者是真實。瞭解你自己最深沉的內在?你想要什麼?你有多少能量?能做什麼事?這樣的瞭解,有人花了數年,有人花了數十年,才終於開悟。我不懂,即將面臨就業這樣一個複雜、卻也是人生中最早、時機最好的關卡的你們,怎麼會有時間來吵排名、吵校名呢?(你未來會是誰?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at?)
我是從晶圓代工業逃出來的人,這篇文章因此引用晶圓代工的例子也最多.....機會來了,你該帶著你的創意及夢想,尋找、甚或開創另外一片新的天空,不要路走到一半才來後悔,才驚覺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像我這樣。
網路是開放的園地,一種主張、說法,總有正反兩面的意見,對於許多網友的肯定,我衷心感謝------網友們的指正,我誠心接受,至於網友們情緒性的攻訐、否定,就是各位學弟妹們的作業:去明辨吧。
得罪了許多老同事,在此也衷心致歉。希望能帶給各位一些幫助。
來源:網路流傳
留言列表